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脱离误区+夯实内功

5个月前 (12-02)数字化转型

今天我要准备跟大家聊一下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因为最近这几年关于数字经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相当的热,所以说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新兴的技术,不管是5G、物联网、数字栏声,还是小到类似于低代码开发 RPA 自动化机器人,包括 3D 打印一堆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它究竟应该怎样去做好数字化转型?或者是你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防止走入哪一些相关的误区?所以我今天想谈一下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典型的误区有哪一些?第一个点就是他快速的去做关于数字化营销和消费互联网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对于制造性的企业,你有一些本来就不是做C端消费品或者是快消品的行业。对于这种传统的制造行业,你去做数字化营销,做消费互联网,实际意义不是特别的大。所以你这个时候你快速的去做消费互联网,你要去做C端用户的触达,你要去建你自己的流量池,你做完这些东西,你发现你自己应该具备的,智能制造应该具备的内部的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相关的内功不具备,所以反而使你整个企业应对外在变化的能力,反而是降低你通过数字化引起营销引流来的流量你本身你也抓不住。


你满足不了最终消费者、最终用户的相应的一个承诺,这是第一个点,第二个点,一说到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大家一定会谈到智能制造,而一谈到智能制造的时候,更多的就在想,我应该用更多的类似于工业物联网,类似于机器人,类似于智能机器,各种自动化智能的机器来取代人。


所以说对于智能制造的概念,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尽量的自动化和自动化,智能化通过 GPT 降低人力成本,但是这个绝对不是说我们要去推智能制造最最核心的一个点,推智能制造最核心的一个点仍然要从传统的我们讲的制造执行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智能制造不是说简单的提升你的自动化的水平,更加重要的是它能够基于你不同的生产类型、生产需求,它的整个生产流水线它应该具备的一种可编程、可调度的、可灵活配置的生产柔性,这个才是我们去做智能制造最关键的一个点。第三个点我仍然要回到我们常说的以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你一定要去做好供应链管理,去做好相应的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去做好供应链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业财一体化,这个完全大家可以理解为是传统 ERP 系统对外的一个延伸。供应链管理它的核心一个点我需要去整合上下游的一个关键的能力,这个能力整合以后才能够让我的企业在面对不同的需求场景、不同的需求规模的时候,我具备足够的弹性。而我的智能制造这个垂直线条是让我整个的生产能力、资源调度能力具备足够的柔性。横向的供应链和业财一体的整合,加上纵向的智能制造,这两者之间的一个结合,才能够让你这个制造型企业真正具备一个核心的内功,这个内功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不同变化的需求,不同规模的需求,你的对于客户需求的快速的响应的能力,你的订单承诺的能力。这个往往是我们传统的制造行业在去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最需要加强的一个点。否则我们现在在谈数字化转型,在谈智能制造,包括在谈新时期的数字化供应链的时候谈到的 c to m 客户驱动制造、客户定制化制造,这些概念都相当的好,你也去完完全全去触达了最终的消费者和客户。


但是你最终发现当我有大批量的订单,不同类型的订单来了的时候,我企业内部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我本身的智能制造、弹性灵活的、自动化的交付能力,这些内功的能力你都达不到,所以你往往反而是错失了大量的机会。所以对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后核心的一个点,关键的总结就是不要去盲目的去追逐类似于消费互联网,类似于各种智能化的数字化技术,而是仍然要去围绕横向的供应链、业财一体、纵向的智能制造执行这两条线,真正的打好你企业的基本的 it 信息化的内功,这个才是最关键的一个点。